隨著就業(yè)壓力的增大,很多學生在校期間開始考取各類資格證,以此增加找工作的砝碼。在校生如何通過導游資格考試呢?
首先給學生講清楚面試的內(nèi)容,我省的面試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1.景點講解。2.景點知識提問。3.應變問題回答。其中占分數(shù)比例較多的就是講解景點?季V中要求學生在省內(nèi)8個景點中抽取一個,就這個景點講出5分鐘的沿路講解和5分鐘的景點講解。每年考試的這8個景點都不相同,一般報名時才通知。所以學生報名時一定要每個學生了解清楚具體的景點。
其次,要求學生提前下手,充分準備面試景點。一般報名距離考試的時間約為3個月。在這3個月的時間里,學生在校邊學習其他的科目邊準備8個景點的內(nèi)容是有些難度的。他們大都沒有去過這些景點,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是從《河南導游詞》一書中摘取幾段內(nèi)容,湊夠時間,便開始死記硬背。他們的講解枯燥乏味,完全是在是在背書。背書給面試評委的感覺很差,一般都不予通過,而且面試時一旦緊張很容易出現(xiàn)腦子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來。這種情況下也很影響下面的規(guī)范題和應變題的回答。由于每年的8個景點變化不大,尤其是“少林寺”、“殷墟”、“黃帝故里”、“龍門石窟”、“清明上河園”這五個點在河南省的重要性較強,幾年都沒有變化,所以我們可以要求學生提前下手,準備面試的景點內(nèi)容。我們的學生一般到二年級才夠年齡(導游資格考試規(guī)定年滿18歲才能報名)報名,那么一年級教學時就應該幫學生做計劃:即一年級2個學期期間先講解出5篇導游詞,待二年級報過名后的3個月時間里再準備自己沒有準備過的導游詞。這從時間上來說,不會給學生的心里造成壓力。反而讓他們可以準備充分。教師在輔導學生寫導游詞時,要讓學生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單純局限于《導游詞》那一本書,可以通過上網(wǎng)、查閱書籍來收集資料,自己組織語言,使自己的導游詞具有鮮明的個性,尤其是開場白和結(jié)束語不要千篇一律,這樣既加強、加深了自己的記憶力,又可以給面試評委一個很好的第一印象。學校還應有目的的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走進景區(qū),去感官認識一下景區(qū),去聽聽景區(qū)優(yōu)秀講解員的講解,學習一下人家的講解技巧。老師要讓學生面對鏡子去做講解練習,要自己控制好自己的表情、眼神。我想這樣準備出來的導游詞很容易打動評委,而一旦打動了評委,那你的面試就成功了一大半。
再者,要學生在《導游業(yè)務》上多努力,回答問題時要注意技巧。《導游業(yè)務》一科在筆試中占25%,在面試中也占相當高的地位,因為面試中的規(guī)范題、應變題均來自于《導游業(yè)務》一書,而省旅游局要求面試評委的提問不能超越此范圍,所以作為此科的科任老師在平常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多練習回答問題。不僅要回答的全面、切題,還要充分強調(diào)回答時的技能技巧。表情上要自始至終面帶微笑,語言上要禮貌有度,舉止要大方坦然,學會和評委目光交流。這會給評委一個這樣的印象:覺得這個學生是個有親和力、有涵養(yǎng)、容易相處的人,比較適合做導游。老師要多強調(diào)學生,對評委老師的每一個問題都要仔細認真的聆聽,回答前要先冷靜一下或者深呼吸,考慮幾秒鐘后,組織一下自己的語言,再有條理的回答,回答時要切入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