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2008年就上映了的日本電影,影片一經放映便廣受好評,不少朋友都推薦我看。講真,我因為這部電影的名字遲遲沒有看,這個名字真的太瘆得慌了好嘛!直到今年被朋友硬推拉著我一起才看了這部電影,之后我發(fā)現(xiàn)這部電影其實是一部有些治愈又很暖心的作品。
來我們科普一下入殮師是什么工作:入殮師又叫做葬儀師,為死者還原未死之狀態(tài)。整修面容和身體,盡可能還原完整面容和身體。也可叫做為死者化妝整儀,納入棺中的職業(yè)。主要出現(xiàn)在日本,后進入中國。讓已經冰冷的人重煥生機,給她永恒的美麗;還要有冷靜準確,并且懷著溫柔的情感。
簡單的贅述一下這部電影的大致內容:大提琴手小林大悟貸款買了把高端大提琴,剛用它演出一次樂團就解散了。最后不得不跟妻子一起回到鄉(xiāng)下的老家繼續(xù)找工作。無意間小林在報紙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NK代理工作”,本以為是協(xié)助旅行,結果卻是與死人打交道的入殮師。雖然小林的內心是拒絕的,可是高額的工資還是讓他決定去試試。沒想到上任第一天就要為一個去世了很久身體嚴重腐爛的老奶奶工作,這給了他很大的打擊。本來已經準備放棄這份工作的小林,在散步時遇到社長,被帶著參與了第二次工作。小林看著社長精致的為逝者凈身、著衣、換裝,和逝者的家人真誠的感謝,便開始認識到了入殮師工作的神圣性質。但這樣的工作對普通人談何容易,一方面對遺體的不適,一方面又要對妻友隱瞞自己的工作,小林大悟不平凡的工作就這樣開始了。
影片以一名入殮師新手的視角,去觀察各種各樣的死亡,凝視圍繞在逝者周圍的充滿愛意的人們。《入殮師》雖然著力于表現(xiàn)死亡,但實際上是為了表達對往生者的尊重。一個人,當他逝去了,他就永遠不可能再回來,再做出任何動作和反應了。入殮,就是為其家人提供最后一次見到自己親人的機會。讓他們保留一個美好的回憶和釋放出他們對往生者的遺憾。這是對生命的敬畏,歌頌生的美好和永恒。
同樣非常值得稱贊的是由久石讓創(chuàng)作的主題曲《Memory》,直接貫穿全片,沉穩(wěn)又悠揚,既溫暖又治愈,和電影主旨一起傳遞給我們愛與希望。
還沒看過的同學可以關注下這部深入人心的《入殮師》,真的值得一看。
更多留學資訊:關注“日韓留學社-CCTIEDU”微博、公眾號“日韓留學社”
免費咨詢: QQ:1181212089 微信號:18001399867
電話咨詢:18001399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