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20周年,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圓夢九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壯麗航程”展覽于2012年10月27日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專題展廳隆重開幕。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少將,總裝備部錢學森辦公室顧吉環(huán)大校,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燕爽,上海航天局黨委副書記曲雁,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馬德秀、副校長吳旦,以及師生代表出席開幕式。
楊利偉在講話中,深情回顧自己遨游太空后去見錢學森同志的情景,表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è)在今日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以錢學森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航天人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è)做出的奠基性、開創(chuàng)性貢獻是分不開的。此次在錢學森圖書館舉辦的專題展覽,就是要把歷代航天人的不懈奮斗展示給更多的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學生,讓他們了解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yè)和載人航天精神的強大動力。
燕爽在開幕式上致辭,他指出,錢學森同志是中國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作為錢老的紀念館,此次載人航天展覽在錢學森圖書館舉行意義重大。展覽為社會公眾尤其廣大青少年學生學習領會載人航天精神、了解國家尖端科學技術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科普宣傳教育的生動教材。
馬德秀代表全校師生向楊利偉贈送紀念品“錢學森肖像蘇繡作品《思源致遠》仿品”,原件在2011年11月1日搭乘神舟八號飛船遨游太空17天后順利返回地面,目前已是“圓夢九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壯麗航程”中的珍貴展品。
開幕式后,楊利偉、錢永剛及與會嘉賓共同參觀了本次展覽,展覽過程中,楊利偉不時親自為大家講解。展覽以時間為序,分為“曙光初現(xiàn)——中國載人航天的早期探索”、“揚帆起航——飛天夢想化作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遨游蒼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踏上飛天之路”三部分,共展出約150件珍貴實物、圖片及文獻資料,重點展出神舟四號飛船返回艙、曾搭載神舟八號飛船遨游太空17天后順利返回的蘇繡錢學森肖像《思源•致遠》、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模型、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模型等實物展品,力圖通過全景展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發(fā)展歷程,充分展現(xiàn)以錢學森為代表的歷代航天人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所作出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
交大航空航天學院的一年級新生夏佳瑩、曲俐鵬在參觀展覽后表示:“我們是航空航天專業(yè)的學生,在參觀的時候比別人多了一份感慨,同時也更加覺得在自己的身上多了一份責任。我們要向錢老學習,向航天英雄們學習,為中國的航天事業(yè)貢獻力量。”
開幕式當天,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上海市宇航學會專門組織了部分上海和浙江地區(qū)航天科普特色學校在錢學森圖書館廣場舉行青少年航天科技作品展示活動,楊利偉、錢永剛及與會嘉賓饒有興致的觀看了同學們的展示,主要包括:中小學生自制航天航空模型展示表演,空間站創(chuàng)意模型展示,月球探索創(chuàng)意模型展示,利用廢棄材料制作航天模型現(xiàn)場表演,自制水火箭表演,航天科普教具展示,學生穿航天服太空行走表演等。
錢學森圖書館是本次展覽的主辦方,錢館2011年12月11日錢學森誕辰100周年之際開館,是國內(nèi)首座國家級科學家紀念館,館內(nèi)常設“人民科學家錢學森”事跡展覽,并收藏展示錢學森生前3萬余冊藏書、書信、生活工作物品,珍貴文獻資料,以及中近程地地導彈實體、風洞試驗段模型等大量實物。錢學森圖書館現(xiàn)已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活動基地。本次“圓夢九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壯麗航程”展覽這次展覽對公眾免費開放,入口位于上海交大徐匯校區(qū)華山路一側(cè),將持續(xù)至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