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自學考試。學習的第一步,就是看書?磿钦麄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的過程,所以在第一次看書時,可以把不懂的地方做個記號,留下自己的足跡!關于書要看幾遍是因具體情況而定的。其實,要看幾遍書不是本質的問題,關鍵是要把書上不懂的知識弄懂,也就是要解決實際的問題,只有這樣才會有進步。
自考生把要學習的課程分成四個類別,對于不同類別的課,學習方法有所不同:
一、記憶量較小的課程。
例如,公共政治課。方法是:先粗略地看一遍書,然后可以做一下買的輔導書上的選擇題(如時間不夠,可以不買輔導書、不做輔導書的題),做錯了就看看書,弄明白為什么做錯的。
二、記憶量較大的課程。
類似于英語(一)和英語(二)等課程都是記憶量較大的課程。下面,學習英語(一)的方法為例介紹一下這類課程怎么學:
第一、在看課文之前先把課后單詞表的新單詞讀讀背背,最好把單詞的音標讀準。其實,這一步也就是對單詞大概的熟悉一下,背不出是正常的,不用緊張,單詞只需要慢慢地熟悉,慢慢地加深了解就可以了。
第二、看課文時把自己不認識或不熟悉的英文單詞、詞組的中文意思,通過查字典,標注到課文中對應單詞、詞組所在行的空白處。這樣,下次再看這篇課文時,就不會因遺忘單詞的中文意思而再次查字典了。這樣一邊查字典,一邊看課文的同時,一定要弄明白課文講的中文意思是什么。就是這樣看完整篇課文,看完整本書的。在每次要學習新的課文前,可以把已學過課文的單詞再背一背,做到溫故而知新,知新而溫故。
第三、由于課后的習題比較多,所以在一篇課文看完后,對于課后的習題可以適當?shù)倪x做,而不必全做。如果時間不夠的,可以不做,因為這些題與考題還是有一段距離的,所以還不如多用點時間看看課文呢(如,單選、中譯英等題目都直接取自課文)。當然,課后的語法專題是一定要看的,很多題都是從這里選的,而語法專題后的習題則可以不做。如果你的學習時間比較充裕,還可以做買的輔導書上的題。
三、內(nèi)容比較靈活的課程。
對于高等數(shù)學,如果是完全靠自己看的話(當然也可以去上輔導班),在看書時,就要對書中所有的定義、定理、命題、推論、公式等有基本的理解,檢驗是否理解的辦法是:如果書中的例題能看懂,并且把書合上后能把題做出來,這就表明基本理解了。另外,課后的習題和買的輔導書上的題可以是每看完一節(jié)就把題完做,或者等到書全部看完后再集中精力來做。如果時間不允許,可以不做的, 只要把例題做好就行了。
對于要進行計算機編程的課,一定要把書上的示例程序輸入電腦調(diào)試運行,這樣一來就比較容易記住程序的語法規(guī)則了。
四、要記憶又要進行計算的課程。
像經(jīng)濟管理類專業(yè)中的課,如財務管理學、管理經(jīng)濟學等。對于財務管理學,方法是:建議先看一下考綱,考綱上寫了“如果在考綱的標題上(節(jié)標題或是節(jié)以下的標題)有五角星就是會計專業(yè)要考察的內(nèi)容,沒有的則是各個不同專業(yè)(包括會計專業(yè))都要考察的內(nèi)容”。所以,可以在書中相應標題上打上五角星來標明這些是自己可以不看的,這樣可以縮小看書的范圍。
看書時主要就是看不打星的內(nèi)容,特別是其中的公式都要理解、例題要看懂。而對于打星的只要瀏覽一下就好了,如果時間不夠的,不看也行。另外,在某些不打星號的章節(jié)里,有時一頁紙上竟有5~6個公式,而字卻只有2~3行,那么這些公式就不用看了,因為這些公式是不可能考的。
對于參加自學考試的考生來說,復習的過程十分重要,能不能通過,有多大的把握通過,都由復習階段來階段,所以考生在有限的復習時間里,要掌握好的復習方法,這樣復習起來也會輕松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