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是一國固有之學。狹義的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F在提到的國學,一般是指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唐宋詩詞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不論是從狹義上來看,還是從廣義上來看,儒學都是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且所占比例極大。因此,我們在學習國學的時候,儒學必然是必學內容。為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儒學,唯學網特別在國學欄目儒學展史專題為大家詳細介紹儒學的歷史發(fā)展情況、儒學的派別等,本篇將為大家介紹儒學中的政治學這一學科。
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禮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統(tǒng)”,其政治學主要闡述君臣關系、官民關系?鬃“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學的代表性主張。
在現實政治的問題上,儒家要求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雙方都要承擔義務,從理論上說,被統(tǒng)治者有權利反抗不正常承擔義務的統(tǒng)治者。“仁政易行”則提倡分清“不能”與“不為”之間的區(qū)別,即“不去做”與“做不到”之間的差異。而其“無恒產,因無恒心”也體現了民本思想。如需獲得更多國學相關資訊,如國學資訊、國學人物、國學書苑、國學常識、國學機構等,敬請密切關注唯學網行業(yè)培訓欄目國學培訓頻道,小編會在第一時間作出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