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中國家庭的頭等大事,甚至有的家長甘愿辭職在家搞專門陪讀,但是最近有這個一個女孩寫了一篇“手機成爸媽"二胎"憂地位不!保D時激起民眾對孩子教育的反思。
“別人都要生二胎,我爸媽不用了,因為他們已經(jīng)有了小兒子——手機……”常州市龍虎塘小學(xué)六年級學(xué)生費東的作品《手機》在此次詩會中獲得一等獎。朗誦完后,現(xiàn)場哄堂大笑,但是不久,便有家長陷入沉思,一位家長表示:“這是對我們這些低頭族父母的一個及時的提醒,孩子看的比我們都透徹呢!”
文化學(xué)者于丹也通過視頻表達了對《手機》這部作品反映現(xiàn)象的反思:“這真是一篇好作品。孩子的成長中有什么煩惱,有什么歡喜,有什么需要問大人的問題,哪怕就是靜靜的陪伴,這些時間都被手機給剝奪了,所以,手機在家里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真的是一種進步嗎?”于丹指出,孩子的眼光比大人要來得更真實,也許看完這樣一首小詩,身為父母的人可以知道用什么樣的努力可以讓孩子獲得成長中最真實的自信。
手機
(作者:費東)
別人都要生二胎,我爸媽不用了,因為他們已經(jīng)有了小兒子——手機
早上,他們捧著手機,看看朋友圈,刷刷新狀態(tài),號稱“早功課”。
我湊過頭去,媽媽喊:快點,早讀要遲到了!
晚上,他們捧著手機,刷刷微博,點點新聞,號稱“批奏章”。
我湊過頭去,爸爸喊:快點,去寫你的作業(yè)!
長此以往,我的地位早晚不保。
我該怎么辦?我又沒有“小弟弟”那么能干。
我該怎么辦?我該怎么辦?
家庭教育不是給孩子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就能保證他們健康幸福的成長,他們需要的是安慰、是呵護。想要了解更多關(guān)于此方面信息請關(guān)注唯學(xué)網(wǎng)。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