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一直以來都是被討論的問題,而究其根本,政府放權,才能比較有效的激發(fā)教育的活力,在3月13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舉行會,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沈健、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海南大學校長李建保、貴州大學校長鄭強5位全國人大代表,就完善高等教育治理結構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的提問。沈健代表說,下一步的教育發(fā)展必須以改革作為動力。
我國高等教育,經過過去20多年的快速發(fā)展,已經基本解決了數量的問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37.5%,接下來,必須解決的是調整高等教育的結構,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問題,而這都必須向改革要答案。
其實,我國在制訂面向2020年的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 綱要時,就已經在這方面達成共識,即高等教育要從追求數量、規(guī)模,轉到注重內涵、提升質量,為此,提到了一系列改革,包括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現代學校 制度建設、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和辦學體制改革,等等。但是,從綱要頒布至今的四年多時間的改革實踐看,這些改革,都在啟動,但是,觸及實質的改革,還不多。
比如,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國家教育規(guī)劃綱要明確,要逐漸取消學校實際存在的行政級 別,可到目前為止,這一改革,尚未提上議事日程。今年兩會上,南開大學校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大學校長姓名后注明副部長級是“丟人”的事,然而,要取 消這“丟人”的行政級別,面臨很大的既得利益阻力。而如果校長的行政級別不能取消,推進大學去行政化就很難!捎谛iL有行政級別,因此,校長的選拔、 任命、管理、考核都會“官員化”,校長的首要身份是官員,辦學首先得對上級行政部門負責,而不是對教育、對師生負責。
再比如,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國家教育規(guī)劃綱要明確,要推進考試招生相對分離,建立政府宏 觀管理、專業(yè)機構組織實施,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學生多次選擇的考試招生新格局。但是,在去年頒布的國家考試招生改革實施意見中,“招考分離”卻未提及。而 這是打破一考定終身的關鍵所在。高考制度改革,包括考試改革和錄取改革,其中,錄制制度改革是核心,如果錄取制度不改革,只進行考試改革,包括考試科目改 革、分值改革、命題改革,都可能導致“換湯不換藥”的結果。今年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對高考改革方案很不滿,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目前的高考改革方案, 無論是取消文理分科,外語一年兩次考,還是恢復全國統(tǒng)一命題,都只是考試改革,在錄取制度方面,沒有多大突破。
還比如,去年,我國提出建立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的戰(zhàn)略,其中一項內容是600所 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為職業(yè)院校,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要引導部分本科院校轉型,這是對高等教育結構進行調整,以便高等教育結構能與社會對人才的需 求接軌,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和本科院校,對轉型并不積極,原因在于,在大家心目中,職業(yè)教育還低人一等,本科院校轉型為職業(yè)教育,是在“降格”。這種觀念 不消除,那么,高等教育結構,就很難順利調整。而要消除這些觀念,必須清理教育歧視性政策,讓各類教育、各類學校平等競爭、發(fā)展,不能人為制造教育、學校 的等級、身份——像985、211、一本、二本等,就是行政部門制造的教育等級和身份。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唯學網是國內最具價值的教育培訓與互動學習平臺,致力于為考生提供第一手的教育資訊與院校教學服務,因此考生如若獲知其他關于更多教育考試的所有相關信息,請密切關注唯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