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nóng)歷臘月初八——臘八節(jié)。根據(jù)習(xí)俗,不少人會在這天喝臘八粥。
粥是中國人餐桌的常客,但要用一個英文單詞解釋清楚卻不容易,因?yàn)槭澄镌~匯的含義通常界限模糊、偶有重合。
圖源:東方IC
臘八粥可以翻譯成Làbā congee[ˈkɒndʒiː] 或者Làbā rice porridge。
“拼音+單詞”的折中策略兼具了文化性和解釋性。
圖源:東方IC
不過congee/porridge并不是隨意的選擇。
英文里三個常見的“粥”分別是porridge, congee和gruel。含義區(qū)別細(xì)微:
▌porridge
Porridge在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詞典》中的釋義是:(谷物或豆類煮成的)粥,糊。其憑借較早的使用(1643年)和較廣的使用面拔得頭籌,甚至成為了另外兩個“粥”的解釋用詞。
▌congee
《韋氏大學(xué)詞典》給congee的英語釋義是:porridge made from rice,即(大米或小米)粥,稀飯。
▌gruel
Gruel指稀粥,a thin porridge,常用燕麥和牛奶或清水煮成,主要作為病人食物。
權(quán)威參考書一般反映的是過去的情況,要了解比出版年份更新近的用法,可以參考網(wǎng)絡(luò)論壇。Quora上多數(shù)答案與詞典里的區(qū)別不大:
Porridge is a dish of any boiled grain, gruel is a very thin porridge, and congee is a specific type of porridge made using rice.
porridge可以是任何谷物煮的粥,gruel是非常稀的粥,而congee就是大米煮的粥。
因?yàn)橹袊说闹啻蠖嘁悦诪榈祝詂ongee也就脫穎而出。菜單上大多數(shù)都是它:
另外,英文中的soup,也可以表示“粥”。 很多人覺得soup對應(yīng)的是“湯”,認(rèn)為僅限于指包含蔬菜和肉類的咸口湯汁食品。
但在英語中,soup也可以指用谷物熬制的食品 ,例如bean soup就和中國的“豆粥”基本相同。
大致來說,在表示湯汁類食品時,soup是最寬泛的說法,可甜可咸;porridge和gruel也都可以算作soup。
圖源:視覺中國
反觀漢語,這類區(qū)分在方言里也不少。
煮粥用的食材、成品的粘稠度、米粒是否還有形狀等都可能會影響它的叫法。
比如“稀飯”有“飯”字就一定有米嗎?喝“綠豆稀飯(一般只用綠豆不用米)”的長沙人可能不會答應(yīng)。
圖源:東方IC
類似的還有另一種米制品——“大米做的扁形長條粉制品”:大多叫米粉、廣府叫河粉、潮汕叫粿條、湖南常德叫米面……要是混上圓形的,那么粉絲、米線也要加入“混戰(zhàn)”了。
臘八喝的粥也有若干別名。
圖源:東方IC
叫“八寶粥”自然是因?yàn)橛?超過)8種材料參與烹制。
Làbā congee contains glutinous rice, red beans, millet, Chinese sorghum, peas, dried lotus seeds, and some other ingredients, such as dried dates, chestnut, walnut, almond, peanut, etc.
臘八粥包括糯米、紅豆、小米、高粱米、青豆、蓮子、干棗、栗子、核桃、杏仁等食材。
叫“佛粥”是因?yàn)樗聫R等場所會在這一天舉辦“舍粥活動”。
例如北京雍和宮、潭柘寺每年都有舍粥活動。許多人會在臘八一早去寺廟排隊(duì)領(lǐng)粥,圖個吉利,求個平安。
Temples will invite visitors to taste Làbā congee on this day for free. Monks will chant sutras and pray for Buddha to bless people. For example, people began to line up for porridge at Yonghegong Lama Temple in the wee hours of the morning at about 3 am.
寺廟會邀請香客們在這天免費(fèi)品嘗臘八粥。僧人會念經(jīng)為眾人向佛祖祈福。例如凌晨三點(diǎn)雍和宮門前就有人開始排隊(duì)領(lǐng)粥了。
臘八節(jié)還有古人拿粥喂給樹吃這種神奇操作。湖北《十堰晚報》曾在報道中引述清代《房縣志》稱:“臘八日,以米和麥豆及諸蔬果作粥,謂之臘八粥。果木有不實(shí)者,以斧斫樹著粥于穴,問曰:‘結(jié)不結(jié),枝壓折! 謂之‘喂樹’”。
愛吃的中國人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節(jié)日,何況是“過了臘八就是年”的這一天。
湖南:黃豆+臘八=臘八豆
臘八豆是湖南省地方傳統(tǒng)小吃之一,臘八節(jié)節(jié)日食俗,制作材料有黃豆和鹽等。民間多在每年立冬后開始腌制,至臘月八日后食用,故稱之為“臘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且異常鮮美,因而很受人們的喜愛。
Làbā beans, a traditional specialty in Hunan province, are made from soya beans and salt. People start to pickle beans at the start of winter and eat them at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month in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hence the name "làbā beans". The food has a special smell and is particularly savory.
圖源:東方IC
華北:蒜+臘八=臘八蒜
臘八蒜就是用醋來腌制蒜,成品顏色翠綠,口味偏酸、微辣。泡臘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中國北方的傳統(tǒng)小吃。
Làbā garlic is made from garlic with vinegar. The food looks green and tastes sour and spicy. It is mainly eaten in Northern China.
圖源:東方IC
另外,陜西有些不喝臘八粥的地區(qū)會把地區(qū)傳統(tǒng)強(qiáng)項(xiàng)——面食——融入到臘八節(jié)中,創(chuàng)造出臘八面。
你那兒臘八節(jié)會吃什么呢?留言告訴雙語君吧。
Notes
date [deɪt] n 棗
sorghum [ˈsɔːrɡəm] n 高粱
chant [tʃænt] v 反復(fù)地吟誦(經(jīng)文)
sutra [ˈsuːtrə] n (佛教的)經(jīng)
the wee[wiː] hours 午夜剛過的一段時間;凌晨時分
pickle [ˈpɪkl] n 腌漬
編輯:左卓 焦?jié)?/p>
實(shí)習(xí)生:陳諾
來源: 《英漢大詞典》《韋氏大學(xué)詞典》 中國社會科學(xué)網(wǎng) 十堰晚報 阿則外英語筆記
以上是關(guān)于社會的相關(guān)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社會信息,第一時間了解社會相關(guān)資訊,敬請關(guān)注唯學(xué)網(wǎng)社會欄目,如有任何疑問也可在線留言,小編會為您在第一時間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