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留學歸國人員快速增長,加上國內高校畢業(yè)生數量巨大、全球經濟放緩,海歸群體面臨的就業(yè)壓力不斷增大。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共同完成的《中國勞動力市場技能供需研究》報告顯示了這一趨勢。

留學劃算嗎?三分之二海歸年薪不足6萬
調查顯示,海歸就業(yè)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金融業(yè)及相關服務業(yè)。在基層崗位從事銷售、市場的較多,與他們預期較為符合。但在工作單位和薪酬上與預期不符。海歸人士青睞國企和外資企業(yè),但主要都集中在本土民營企業(yè)和外資企業(yè),且起薪普遍低于預期。
報告稱,在就業(yè)初期,留學歸國人員的薪酬水平遠低于期望值,這也導致海歸工作滿意度低,跳槽頻繁。調查顯示,76.5%的留學歸國人員表示回國后有跳槽的經歷。在跳槽的頻率方面,2年內跳槽的占主流,高達39.5%;3~5年跳槽的海歸占28.8%;5年以上再跳槽的僅占8.2%。
電視劇《小別離》的熱播將少年留學這一現象凸顯到公眾面前,留學的低齡化和海歸就業(yè)難的加劇共同引發(fā)了社會關于留學是否劃算的討論。
從留學的金錢成本來衡量,海歸收回留學經濟成本的時間期待呈金字塔結構:認為3~5年收回經濟成本的人數最多,占比為
35.9%;認為1~3年內或5~10年內收回經濟成本分別占比23%和24%;認為1年內或10年以上收回經濟成本的占比最少。
報告建議,未來人才政策制定的重點是根據國家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吸引高端人才回歸,尤其是在經濟發(fā)展最急需的科學和工程領域,應該努力為這類人才創(chuàng)造可以媲美國外的良好環(huán)境,降低國內急需的留學人員在國外的滯留率。此外,地方應結合自身發(fā)展需要,制定相關的政策,
避免人才扎堆特大型城市,促進城市的均衡發(fā)展。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您關注唯學網。唯學網是一個大型的教育培訓平臺,各種類型的教育資訊應有盡有,是您獨一無二的選擇。
相關推薦:
留學難鍍金:海歸不再是“香餑餑”
留學擇校,學校、專業(yè)排名如何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