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梯形、橢圓形等等各類圖形形狀。寶寶對形狀的認知雖然還處于較弱的狀態(tài),但是已經可以認知一些最基本、最簡單的形狀,對于日常接觸的事物,也開始慢慢能辨別出它的形狀。拿玩七巧板來說,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能將不同形狀的七巧板安放進不同形狀的模子中。
1.生活中巧妙建立寶寶的數字概念
如何才能夠幫助寶寶建立和鞏固數字概念呢?生活中的潛移默化很重要。
比如說家里買了水果,我們可以把水果擺在桌子上,媽媽點著水果數一遍:1、2、3、4、5,然后讓寶寶也照著*樣子數一遍;然后媽媽把水果分成兩份分別放在兩邊,一邊兩個,一邊三個,讓寶寶自己數數兩邊的水果,哪邊多,哪邊少;最后,媽媽可以讓寶寶數數家里幾個人,問問寶寶如果每個人一個,該怎么分;起初寶寶可能沒辦法很快地做出反應,媽媽可以讓寶寶拿著蘋果,自己來分一分。通過實踐讓寶寶能夠按照語言的指示拿出數目對應的實物。分水果的游戲,是生活中最簡單最常見也最容易產生效果的方式,可以多與寶寶進行這樣的游戲。
生活中還有很多機會可以幫助寶寶掌握數的概念。比如讓孩子數數自己有幾個玩具、讓寶寶和自己一起掰著小手指數數;或者如上述例子所講的,多讓寶寶為家里分發(fā)食品等等。經過多次類似的練習,寶寶就會逐漸學會按實物數數,對數的概念的掌握也會越來越明確,越來越牢固。
2.利用教具鍛煉寶寶的數字感知能力
3歲左右的寶寶,正處在對身邊各類事物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寶寶對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強,開始對寶寶進行數學啟蒙教育不失為明智之舉。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當作教具的身邊小物,比如生活中一些日常用品、食物、屋子里的格子地板等等,聰明的家長們可以利用這些教具來鍛煉寶寶的數字感知能力。簡單的做法是讓寶寶自己數數,還可以讓寶寶利用這些“教具”進行簡單的計算等等。
寶寶很喜歡吃糖果、巧克力這些零食,家長們可以利用這個特點,在為寶寶準備糖果和巧克力等零食的時候,選取一些造型不同、顏色各異的品種。在寶寶想要吃零食的時候,家長把糖果和巧克力放在一個盤子里,對寶寶說:“寶寶,你找找盤子里一共有幾個三角形啊?”“盤子里有幾塊綠色的糖啊?”這樣的問答可以引導寶寶把相同的形狀或者顏色挑出來,放在一起。然后讓寶寶自己數一數,圓形有幾個,方形有幾個,三角形有幾個;或者各種顏色的糖果各有幾個。
還可以讓寶寶自己比較一下,哪種形狀或者哪種顏色的最多。如果寶寶做得很好,家長一定要記得夸獎寶寶,要明確告訴寶寶說:“寶寶做得真好,獎勵給寶寶一顆糖果吃!边@樣不但可以鍛煉寶寶的數字感知能力,還可以為寶寶建立起一種“做好了一件事”才可以得到“獎勵”的意識,促進寶寶學習的積極性。
喜歡玩水是寶寶的天性,家長可以利用為寶寶洗澡的機會,為寶寶準備一些跟數字相關的玩具。比如說放一些數字造型的橡皮玩具在浴盆里,當寶寶抓住一個數字在把玩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問寶寶說:“寶寶,這是幾啊?”這樣反復引導和訓練,可以強化寶寶對數字的印象。
同時家長也可以拿幾只不同大小的空杯子或者空瓶子,讓寶寶自己盛水玩兒。寶寶在裝水,倒水的過程中,會感受到量的增減的變化。不過這時候寶寶只有感受,還沒有真正理解,還需要家長悉心指導。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想要了解更多智力開發(fā)相關信息,請您關注唯學網。唯學網是一個大型的教育培訓平臺,各種類型的教育資訊應有盡有,是您獨一無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