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親子教育過程中,很多具有傳統教育思想的家長認為,男孩子應有責任心,有男子氣概,女孩子要溫柔端莊。但是,現如今,男孩偏離“勇敢、正直、責任”等男性特征越來越遠,作為家長,在親子教育中,該如何為孩子培養(yǎng)“野性”呢?
親子教育:如何培養(yǎng)男孩的野性
為什么現在的男孩不夠野呢?除了社會環(huán)境、時代變遷等無法改變的因素之外,更多的還是跟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密切相關。那么,該如何幫孩子“找回”野性,培養(yǎng)孩子的野性呢?
一、培養(yǎng)男孩的冒險精神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說過,“游戲就是兒童成長的全過程”。幼兒階段的孩子,主要任務就是玩耍和游戲。其實,玩耍也是一種學習和成長。游戲環(huán)境對孩子的刺激作用很重要,幼兒的學習也離不開具體形象的實物或者圖片。因此,借助于自然環(huán)境與室內環(huán)境進行適宜的游戲或活動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根據調查,兒童的游戲要經歷三個階段:練習性游戲,象征性游戲,規(guī)則性游戲。
練習性游戲,在孩子出生后的兩年內出現,這類游戲的主要特點是對各種動作的重復再現。比如:一次次地把剛壘高的積木推倒重來,一遍遍地推著小車來回走,樂此不疲。
象征性游戲,即模仿游戲,出現在幼兒園時期或者說學前階段,所獲得的最主要的認知發(fā)展能力就是學會使用不同的象征。兒童常常模仿成人的活動,如“過家家”、“小醫(yī)生”、“小警察”等,裝扮成想象中的角色。
規(guī)則性游戲,從孩子六七歲開始出現,代表規(guī)則意識的萌芽。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已經學會選擇玩伴,變化玩的方式,選擇玩的時間,改變玩的空間和環(huán)境,約定協商玩的方法等。
除了鼓勵孩子跟同伴玩耍和游戲以外,父母同樣需要成為孩子的玩伴。經常陪男孩玩一些刺激性的游戲,既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冒險精神,也可以釋放他們的高活動力。另外,跟媽媽相比,陪孩子一起玩刺激性游戲是爸爸的天然優(yōu)勢。喜歡冒險和刺激是男人的天性,而要培養(yǎng)男孩的冒險精神,爸爸則是他們的最佳玩伴。
二、滿足男孩好動和好奇的天性
好動和好奇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尤其是男孩,幼兒階段更是如此。因為好奇,孩子就喜歡嘗試、喜歡探索,甚至是喜歡搞破壞。大人認為不能碰的東西,孩子偏偏要去摸;大人認為不能干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去做;大人認為很無聊的東西,孩子偏偏覺得很有趣。而每一次嘗試,可能就是一次探索;每一次探索,也可能就是一次成長。因此,我們要盡可能多地為男孩創(chuàng)造探索世界的機會,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讓他們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逐漸成長。
親子教育:如何培養(yǎng)男孩的野性
三、鼓勵戶外活動,回歸男孩的野性
對于幼兒階段的男孩來說,這種野性尤為明顯。男孩天生就是一個行動派,從小就喜歡用身體“思考”,如果到了一個開放的空間,他就喜歡奔跑、攀爬,以此來體驗自己的力量和“野性”,同時鍛煉自己的平衡性。不過,大部分學齡前的孩子都還沒有達到可以參加有組織的運動項目的階段,跟小伙伴們一起在戶外活動、瘋跑和游戲,對他們來說就已經足夠了。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大都還無法專注地進行運動訓練,也不能很好地接受挫折和失敗,這些恰恰是正規(guī)運動訓練的重要前提。
這個階段,經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鼓勵孩子與同齡小伙伴一起“瘋玩”,同樣可以讓孩子回歸野性、展示力量、釋放活力。這一點對于男孩的成長來說,更為重要。除了鼓勵孩子跟小朋友一起活動外,父母也要經常陪孩子參加戶外活動。
四、鼓勵體育運動,釋放男孩的高活動力
對于學齡期的男孩來說,經常參加體育運動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通過高強度的運動來充分釋放自身的高活動力。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學校害怕學生在學校出事,體育課紛紛取消長跑項目或者危險項目,除了學校以外,部分家長對體育課的認識誤區(qū)、對體育運動的極不重視,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孩子身體素質的提升,更阻礙了男孩高活動力的釋放。
作為家長,雖然無力改變學校這種過度保護孩子的做法,但是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觀念,多鼓勵自己家的孩子,尤其是男孩,經常參加一些強度比較高、活動量比較大的體育運動,比如各種球類運動、游泳、跑步、跳高、跳遠等等。要做到鼓勵孩子的體育運動,家長的教養(yǎng)觀念也需要轉變。健康的身體,絕不是保護出來的。
六、提升男孩的社會交往能力
同伴交往中,不可避免地會發(fā)生或大或小的沖突。而學會如何解決這些沖突,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門必修課。
當孩子之間發(fā)生一些不危及到人身安全的爭吵、搶東西、打人等小沖突時,父母首先不應該成為“裁判員”,隨時打斷并立即評價孩子的行為,更不應該成為“運動員”,親自上陣幫自己的孩子以牙還牙。我們最應該擔當的一個角色還是“教練員”,即使心急如焚,也不能沖進“球場”,頂多也只是在場外進行指導。
當然,這必須假定一個前提,那就是家長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足夠多的同伴交往機會。而現在的家庭結構,跟過去相比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是少子化,獨生子女家庭居多;二是小型化,三口之家居多。因此,孩子們的交友范圍大大減少,這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打造他的朋友圈。
以上內容是關于培養(yǎng)男孩的野性的介紹,要想了解更多親子教育相關信息內容,請隨時關注唯學網親子教育頻道,小編會第一時間為大家更新跟進最新信息。如有任何疑問也可在線留言,小編會為您在第一時間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