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4年自學考試時間還有一周,考生可以利用剩下的一周時間多做一些練習題,檢驗自己的復習成果,發(fā)現(xiàn)不足之處及時改正。在此唯學網(wǎng)小編也為考生們準備了一些考前練習題,以供考生參考,以下是自考中國現(xiàn)代史綱要考前測試題:
一、填空題
1、北洋軍閥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封建的買辦的(軍事政治)集團,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產(chǎn)物。
2、1895年,袁世凱奉清政府之命到天津(小站)訓練“新建陸軍”,是為(北洋軍閥 )之發(fā)端。
3、毛澤東分析了北洋軍閥產(chǎn)生的社會基礎,一是(“地方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 ),二是(“帝國主義劃分勢力范圍的分裂剝削政策” )。
4、辛亥革命后,中國政治舞臺出現(xiàn)了( 革命派 )、(立憲派 )和( 北洋軍閥)三種政治勢力并立的局面。
5、1912年4月,中華民國臨時中央政府遷都北京,標志著(北洋軍閥政府 )統(tǒng)治的開始。
6、1913年3月20日,袁世凱派暴徒刺殺了實際負責人(宋教仁 ),人被迫舉行武力討伐,( “二次革命” )爆發(fā)。
7、1915年1月,日本以支持(袁世凱 )當皇帝為誘餌,提出了滅亡中國的( “二十一條” )。
8、1915年12月,蔡鍔在(云南 )宣布獨立,并組織( “護國軍”)討伐袁世凱,“護國運動”由此爆發(fā)。
9、從1912年袁世凱竊取(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 )職位,到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宣布(統(tǒng)一告成 ),北洋軍閥在中國的反動統(tǒng)治長達17年之久。
10、在1917年,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間圍繞著中國是否參加對(德國)作戰(zhàn)而爆發(fā)了( 府院之爭 )。
11、(華盛頓)會議和《九國公約》,又使中國處于幾個帝國主義國家( 間接 )控制的狀態(tài)。
12、在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中,吳佩孚所部將領(馮玉祥)倒戈,從熱河前線秘密回師北京,于1924年10月發(fā)動了(北京)政變。
13、北京政變后,( 段祺瑞)與張作霖相勾結,掌握了北京政府;他在北京制造了死傷二百余人的( 三·一八 )慘案。
14、( 1928 )6月15日,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宣布(統(tǒng)一 告成 ),北洋軍閥政府覆滅。
二、單項選擇題
1、1913年3月,袁世凱派人刺殺的負責人是( C )。
A、孫中山 B、黃興 C、宋教仁 D、黎元洪
2、1913年7月12日,首先在江西湖口起兵討袁,響應孫中山“二次革命”的人是(B )。
A、黃興 B、李烈鈞 C、胡漢民 D、黎元洪
3、迫使袁世凱宣布取消帝制的革命運動是( D )。
A、護國運動 B、第一次護法運動 C、第二次護法運動 D、二次革命
4、奉系依靠的帝國主義是( A )。
A、日本 B、美國 C、英國 D、法國
5、皖系依靠的帝國主義國家是( B )。
A、俄國 B、日本 C、德國 D、意大利
6、北洋軍閥中的直系依靠的帝國主義國家是( D )。
A、英國和法國 B、日本和德國 C、美國和德國 D、英國和美國
7、1917年,以調(diào)停“府院之爭”為名,率辮子軍進京,演出12天復辟丑劇的人是( C )。
A、段祺瑞 B、馮國璋 C、張勛 D、吳佩孚
8、鎮(zhèn)壓二七大罷工的劊子手是( C )。
A、袁世凱 B、黎元洪 C、吳佩孚 D、馮國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