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成人高考復習初期,考生們都在認真的為考試做準備。為了幫助考生順利通過考試,提高備考效率,唯學網小編特意為大家整理了2015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論”試題及答案,希望考生們都能下載下來,認真練習,在做題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不足。
一、選擇題:1~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目前我國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教育,這反映了教育具有()
A.相對獨立性
B.歷史性
C.階級性
D.永恒性
2.教育的本質屬性是()
A.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
B.相對獨立性
C.永恒性
D.歷史性
3.馬克思認為,正確的教育起源論是()
A.心理起源論
B.生物起源論
C.勞動起源論
D.神話起源論
4.學校體育的基本組織形式是()
A.課外體育鍛煉
B.運動競賽
C.運動隊訓練
D.體育課
5.古希臘雅典教育比較重視對年輕一代進行()
A.軍事體育教育
B.天文地理教育
C.政治哲學教育
D.多方面發(fā)展教育
6.在人的發(fā)展的關鍵期,施以相應的教育,可以加快人的發(fā)展。反映了教育要遵循人的發(fā)展的()
A.穩(wěn)定性
B.不平衡性
C.順序性
D.個別差異性
7.實施全面發(fā)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是()
A.社會實踐
B.課外校外教育活動
C.教學
D.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8.決定教育發(fā)展的規(guī)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A.社會生產力
B.政治經濟制度
C.科學技術
D.文化傳統
9.教育者創(chuàng)設交往情境,提供社會互動機會,組織多方面交往活動以教育學生的德育方法是()
A.疏導法
B.交流法
C.對話法
D.心理咨詢法
10.19世紀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利托爾諾所倡導的教育起源論被稱為()
A.生物起源論
B.勞動起源論
C.心理起源論
D.實踐起源論
11.人類最早的教學手段是()
A.直觀教具
B.口耳相傳
C.文字材料
D.黑板加粉筆
12.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
A.家長
B.教師
C.學生
D.校長
二、辨析題13~14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13.我國辦學體制改革的重點就是強化政府辦學。
14.地方課程主要是由區(qū)縣開發(fā)的課程。
三、簡答題:15~17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5.為什么說教育救國論是錯誤的?
16.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7.班主任如何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
四、論述題:l8小題,15分。
18.試論最基本的教學方法——講授法。
心理學部分
五、選擇題:19~30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9.記憶過程包括()
A.識記、保持和遺忘
B.識記、保持和聯想
C.識記、再認和回憶
D.識記、保持、再認和回憶
20.氣質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理論的提出者是()
A.斯普蘭格
B.巴甫洛夫
C.希波克拉底
D.霍蘭德
2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解答問題有啟示作用的相類似的事物叫()
A.問題情境
B.原型啟發(fā)
C.原型
D.問題對象
22.情緒是以下列哪種選項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態(tài)度
C.動機
D.認識
23.一種與生活愿望相結合并指向未來的想象叫()
A.表象
B.做夢
C.理想
D.幻想
24.人們在乘車時,觀看外面遠近不同的物體,結果會發(fā)現:“近物反向移動快,稍遠物體反向移動慢,非常遠的物體是同方向運動”,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明暗陰影
B.線條透視
C.空氣透視
D.運動視差
25.在下列心理現象中屬于心理過程的是()
A.意志
B.興趣
C.理想
D.氣質
26.與意志品質的自覺性相反的不良品質特性是()
A.盲目性
B.頑固性
C.散漫性
D.動搖性
27.在分析問題中,有的人總是“人云亦云”,反映了該人思維缺乏()
A.深刻性與廣闊性
B.邏輯性與嚴謹性
C.靈活性與敏捷性
D.批判性與獨立性
28.心理是神經系統的機能,人的一切心理活動按其產生方式來說都是腦的()
A.反射活動
B.意識活動
C.技能活動
D.無意識活動
29.學習材料中間部分的內容記憶效果較差,是由于受到的干擾是()
A.單一抑制
B.倒攝抑制
C.前攝抑制
D.雙重抑制
30.人腦把抽象出來的事物間共同的、本質的特征聯合(綜合)起來的過程叫()
A.抽象
B.概括
C.綜合
D.分析
六、辨析題:31~3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31.壓力對人的心理健康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
32.技能是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和一般的隨意運動沒區(qū)別。
七、簡答題:33~35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33.研究心理學必須遵循哪些原則?
34.簡要說明社會促進、社會惰化及它們的特征。
35.感覺和知覺有什么區(qū)別和聯系?
八、論述題:36小題。15分。
36.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