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辨析題:41~4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41.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一致的。
42.用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就要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三、簡答題:43~45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43.簡述哲學和世界觀的關系。
44.簡述列寧的物質定義及其偉大意義。
45.試述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fā)展生產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四、論述題:46小題。20分。
46.試述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及其意義。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80分。
1.D2.B3.D4.B5.D6.A7.A8.D9.Al0.11.D12.D13.A14.B 15.B16.D17.D18.C19.D20.B21.C22.D23.C24.C25.C26.B27.D28.B29.C30 31.D32.A33.C34.B35.B
二、辨析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正確。
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一致的。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其主要內容來說,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對于物質文明而言。
(2)兩者都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精神文明的內容包括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學文化兩個方面,而文化是一個包括教育和科學事業(yè)在內的內容廣闊的領域,廣義的文化與精神文明的內容基本上是互相涵蓋的;從目的和功能來看,文化和精神文明都以人為對象,都是培育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因此,就指導思想、主要內容和目的、功能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42.錯誤。
在解決臺灣問題上,我們堅持力爭和平統一,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是因為:
(1)堅持按照“一國兩制”構想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央政府為解決臺灣、香港、澳門問題的既定方針。現在,香港和澳門已順利回歸祖國。在臺灣問題上,能否按照“一國兩制”構想實現和平統一,這并不完全取決于我們一方。
(2)我們力求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但也不能排除在某種情況下被迫使用武力。即使使用武力方式解決,臺灣的現狀也可以不變,還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
(3)我們在堅持用和平方式實現統一的前提下,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決不是針對臺灣同胞的,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統一和搞“臺灣獨立”圖謀的。
(4)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從根本上說,是有利于促進和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yè)的。如果不以武力為后盾,和平統一祖國就可能成為泡影。
三、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43.要把握什么是哲學,必須把握哲學和世界觀的區(qū)別和聯系。
(1)哲學和世界觀都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哲學屬于世界觀,二者有著密切的聯系。
(2)哲學是一種特殊的世界觀,它是以理論的形式系統地反映世界韻。學說,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它同一般人僅憑個人經驗或傳統影響形成的樸素而零散的世界觀是有重要區(qū)別的。
(3)哲學屬于世界觀,但世界觀并不都可以稱為哲學,只有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才可稱為哲學。
(4)哲學既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又是人們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的系統的方法論。方法論就是人們關于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系統理論。一般說來,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相統一的理論體系。
44.(1)列寧在總結自然科學最新成果的基礎上,為物質下了一個科學而完備的定義:“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焙喍灾,物質是不依賴于意識又能為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2)列寧的物質定義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第一,它指出了物質是不依賴于意識的客觀實在,堅持了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同唯心主義和二元論劃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了物質能為人們的意識所反映,堅持了唯物主義的可知論,同不可知論劃清了界限。第三,它提出了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克服了舊 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物質的具體形態(tài)和結構的局限性。第四,它把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貫徹于社會歷史領域,堅持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同歷史唯心主義劃清了界限。
45.現階段,無論從我國的基本國情,現實的生產力發(fā)展狀況,還是從當代世界資本主義國家的發(fā)展態(tài)勢以及國際形勢變化的特點看,大力發(fā)展生產力更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1)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時代特點,決定了必須把發(fā)展生產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作為全部工作的中心。我國生產力水平落后于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而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面臨的時代特點又決定我們必須完成雙重的任務,即一方面要完成由18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這200年間資本主義國家所完 成的傳統的產業(yè)革命,另一方面又要追趕當代世界正在興起的新技術革命的步伐。這就要求我們加倍努力,奮起直追,大力發(fā)展生產力。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種社會矛盾的解決,有賴于生產力的發(fā)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臨著復雜的社會矛盾。這些矛盾從根本上說都是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分不開的。只有大力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社會財富不斷增長,擺脫不發(fā)達狀態(tài),才能有效地協調社會矛盾和實現社會公平,才能更 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
(3)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必須大力發(fā)展生產力。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于經濟還比較落后,適應社會主義需要的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還不可能很快地建立起來。這就要求我們把發(fā)展生產力作為根本任務,在不斷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的基礎上,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fā)展? 之,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發(fā)展。
四、論述題:20分。
46.(1)辯證唯物主義關于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包括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①世界是統一的世界。世界的本原只有一個而不是多個;世界上的各 種事物和現象是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這種一元論哲學同主張物質和精神都是世界的本原的二元論劃清了界限。②世界統一于物質。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承認世界 的統一性,都是一元論哲學。但唯心主義主張世界統一于精神,而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統一于物質,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根源于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時 間、空間是物質運動存在的基本形式;規(guī)律是物質運動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wěn)定的聯系;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和客觀存在的反映。總之,萬物統一于物質。③物質世界的統一是無限多樣的統一。物質世界的具體形態(tài)無限豐富多樣,但本質上是共同的,都統一于物質。
(2)世界統一于物質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意義。①這一原理告訴人們,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可以從物質運動中獲得最終的解釋和說明。堅持這種觀點,就可以有力地批判和抵制一切唯心主義,樹立起真正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②這一原理是我們從事一切工作的立足點,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我們在實踐中必須堅持一切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fā),遵循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性去改造世界,而絕不能從主觀想象或書本條文出發(fā)。
以上為2014年成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試題,希望考生都能下載下來做練習,考生若想了解更多成人高考相關信息,如成人高考輔導、成人高考試題等,請關注唯學網成人高考欄目,小編會第一時間為你更新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