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01個理由傳承筆墨(五)——書畫格局
65.續(xù)點為線,織線鋪面。縛面成形,以墨傳神。清人笪重光說:“筆之執(zhí)使在橫畫,字之立體在豎畫,氣之舒展在撇捺,筋之融結在扭轉,脈絡之不斷在絲牽,骨肉之調停在飽滿,趣之呈露在勾點,光之通明在分布,行間之茂密在流貫,形勢之錯落在猗正(《書筏》)!彪m然淡寫了綜合因素的相互影響,但還是不失精準。概言之,以線為構架,以筆墨賦予筋骨血肉。起承轉合,構筑漢字生命,或曰水墨精神。
66.心平氣和,橫平豎直。橫細豎粗,左細右粗。中宮收緊,兩邊松靈。筆斷意連,刪盡牽絲。大小適宜,肥瘦合理。分朱布白,計白當黑。相對橫平,意在協(xié)調。左低右高,是因右手執(zhí)筆。中軸右移,但宜上揚四五度左右,才合書者生理條件,切勿過九度。再如“三”字三橫,橫平一致。防止首橫傾下,中橫平直,底橫蹺上。如此自相矛盾,氣會自相阻斷,難于成勢。兩細兩粗為平衡重心,中宮收緊為四周松靈。舒展不宜多,如“冀”字,展“北”縮底“橫”,出“杠”必收“北”。撇不雙飛,捺不雙出,字不雙展。精神在內涵,瀟灑而自然。
67.輕重有度,避讓有道。徐疾變奏,快慢有序。錯落有致,行列成勢。燥不飛空,濕不墨豬。意在筆先,胸有成竹。形勢貫通,不拘小節(jié)。讀書、走路,古人、今人,天地、自然,人文、哲學。了解越多,積淀越厚。功夫越深,所書寫的線條就越流暢、越有內涵、越自然。胸有成竹,方可營造竹林。
68.骨肉互生,氣血依存。寓動于靜,寓靜于動。筆筆古人,字字自己。意在筆后,自淌自流。心手兩忘,得意忘形。起承轉合,自然天成。骨肉氣血,皆在筆墨;賦予生命,自有動靜,此乃文化之精神。然要境界,要修煉,要功夫沉淀,智慧積累。一朝功成、學富,可以全身心放松,可以忘掉一切。方能意在筆后,舉重若輕,隨意揮灑。這時候,就是真正的自己。
69.楚簡出新,以轉為折。扁緊平舒,橫疊縱勢。楚秦文字已見隸意,行書,可謂書寫之始;蛞虍敃r取材竹木之便,材質紋理縱向,利于制成條狀。由于人的姿態(tài),左手持右手寫,故為豎寫。毛筆也應運而生,書寫終于開始。中華文明,在人類文明史中,又向前跨了一大步。一脈三千年,延續(xù)至今天。今天的豎式書寫,仍堅守著那個姿態(tài)。
70.行草在活,其貴在韻。運筆勻速,呼應自然。說來說去,還是功夫。字之間架結構,行之映帶呼應。筆斷意連,布局自然。清代宋曹《書法約言》說:“勿往復收,乍斷復連,承上生下,戀子顧母!本褪谴艘。然說說容易,做做難。凡事總有個磨合過程,一旦摸到門道,也就不難了,兩個字“功夫”。當你有了功夫,其線條有如賦予了“生命”,其字也會生動自然起來。
71.氣勢在性格,氣韻靠學養(yǎng)。品正藝不俗,慮淡氣自高。從藝人重在品志、功夫。除了讀書,其他雜事,以少為好。虞世南在《筆髓論》中說:“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于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志氣不和,字則顛仆!贝死砩钜樱瑫鴮懪c做人,自然連在一起。人品等于藝品,不求做得很高大,卻應真實而不假。
72.行草少出鋒,出鋒易泄氣。行草、草書,切勿字字出鋒。原本每字最后筆為捺、豎或少數(shù)撇方可出鋒。然一首詩或多字情形下,就是捺與豎也盡量少出鋒,以防半道散泄,影響整體氣韻。遇末筆捺、豎,可作反捺或垂露,或者空中收筆也是辦法。原則是其勢非但流暢,而且裹緊,一幅字一二處出鋒足矣。
73.色雜易厚也易臟,色純易亮也易俗。色輕易雅也易弱,色重易穩(wěn)也易沉。中國畫用色難在色調和諧。但人是在矛盾中成長的,謝赫六法,隨類賦彩是原則,淡雅格調往高古。何況古人賢者眾多,今日達人也不少,自然之師,取之不竭。多辛勞、善用腦,成功是為有準備的人留著的。
74.半路出家自古有,橫槍豎棒是天真。若有真心歸正道,半腰也可修個正。聰明人寫聰明字,無師自通是天賦。但若真要寫好字,修理修理也進門。橫平豎直是夾板,斜撇牽絲刪干凈。看似簡單卻是痛,唯能堅持便成功。
75.刪繁就簡,去雜存真。隨類賦彩,應物寫神。文人畫,源于文人的氣質與情懷。釋放心情,不拘小節(jié),隨意宣泄,放任寫意。以言志,以達情,不求形似,只求率真。不配景,寫剪影。這是明代人的風度,也是國人的修煉。從陳淳、徐渭,尤其后者,已不是在作畫,而是在寫自己、寫性情。文人畫使中國畫達到了一種超現(xiàn)實的至高境界。
76.筆澀而不燥,墨沉而不悶。水潤而不肥,氣滿而不散。水墨重在用筆,既要骨肉氣血齊備,又免燥、悶、滯、散之病。澀筆少用為佳。沉墨善用為上,用水最為重要,哪里都可搭檔。用好水是境界,血肉、氣韻全在用水,水是靈魂,水是神仙。但成也水敗也水,重在把握是關鍵。
77.畫魚未必像,但愿不失神。只求筆意到,簡寫出精神。 “八大”墨鱗 ,神完氣足,靜靜然有高人氣,悠悠然卻若無事。這就是文人畫,又可謂大寫意。漫不經(jīng)心幾筆,一蹴而就,輕松自然,似與不似之間,神情境界俱在。
78.款壓輕重,不填空洞。既忌孤立,亦勿擠眾?钭州p重,不越正文。窮雙長款,不奪畫面。位置擇輕而不孤立,字體協(xié)調而不彰顯。平穩(wěn)和順而相得益彰。輕重適度而互為佐襯。達到多一字嫌多、少一字嫌少那種合理自然。
79.印大不奪款,章小能壓陣。斜勢輕角鈐,工寫隨畫定。印與款協(xié)調統(tǒng)一,章不大于款字。與畫面補缺增色,而不喧賓奪主。名章在上閑章下,朱文在前白文在后。起首扁或長,壓角畸或方。工楷章平靜,寫意對粗放。印泥朱砂好,章以少鈐妙。
來源:新華網(wǎng)
以上是關于書法的相關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書法信息,第一時間了解書法相關資訊,敬請關注唯學網(wǎng)書法欄目,如有任何疑問也可在線留言,小編會為您在第一時間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