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本主義精神:“設計師是上帝伸向這個世界的唯一的手”,一個設計師這樣說。一個好設計師就不能愧對這句話。要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有潛質(zhì),都在盡最大的能力自我完善,不管遇到怎樣的自然的傷疤,都要一視同仁的對待,對每一個人充滿愛。
二、淵博的知識:現(xiàn)代設計模式從古代近代的固有模式向生物,心里,社會,環(huán)境模式轉(zhuǎn)變,要求設計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更需要廣泛的涉獵心理學,社會學,人文,藝術鑒賞,體育,甚至法學等等,這樣才能更好的和游人(服務對象)交流,更好的理解他們。當大地訴說的一個設計師完全出于無知狀態(tài)的話,大地就失去了和設計師交流的欲望。你必須具備和各種土地,各種植物交流的能力;
三、良好的內(nèi)省能力:這里不是自我反省的能力,而是自己看到游園者的某種行為的時候,將目光轉(zhuǎn)向自己,自己的情緒有何變化,這種情緒來自于何方,我的想法并不代表對方,我應該如何表達我的想法。
四、出色的控制景觀要素的能力 控制,不是抑制,就是要懂得如何的排遣。一個設計師,不能出現(xiàn)設計障礙。因為圖紙而亂發(fā)脾氣,不懂思考方式的設計師,是不能得到甲方的信任。
五、良好的察覺新思想潮流的能力:形形色色的設計思潮,個種文化關系有時候?qū)υO計很重要,特別是對于國際化大都市的公園與展覽區(qū)設計,一個設計師必須察覺細微的變化。
六、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一個設計師,必須要有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這不僅僅是設計師,是所有人都必須具備的,不管生活怎樣,依然要熱愛生活,just enjoy it。就像黃永玉在《那些憂郁的碎屑》中說的那樣,“我愛這世界,包括她的悲苦”。悲觀的設計師無法帶給他的作品以生活的鼓勵和勇氣,自己的態(tài)度對設計的工作非常重要。還有就是注重培養(yǎng)和調(diào)適一個好的生活習慣與態(tài)度,其次才是各種設計基礎訓練。
七、自信:自信而不自大,是一個景觀設計師需要的,無需解釋什么,沒有自信的的人不會成功。勉勵自己,向著目標前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