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雷山縣大塘鄉(xiāng)掌批村的祖先被逼南遷,路途困苦不堪。其間,一男子忍受不住夜間靜寂的氣氛,拿起身邊的扁擔和鐮刀敲打起來,于是有人站起來隨節(jié)奏跳舞,其他人逐漸加入了敲打和跳舞的行列,男人們揮動扁擔和鐮刀敲擊出美妙的天籟,女人們揮動衣服跳起了優(yōu)美的舞蹈,忘記了辛酸和苦累。就這樣,這種娛樂方式代代傳承,形成了扁擔舞。
壯族的“扁擔舞”源于舂米的勞動生活,是從“舂米舞”而發(fā)展為用扁擔敲打板凳的形式,人們此起彼伏、錯落有致的敲打中,表演插秧、收割、打谷、舂米等。
|